展現真實的自己 = 面對害怕的過程

(文章來源魅麗雜誌漣漪人專欄)

最近我身邊的朋友和客戶不約而同地都經歷一個同樣的問題,讓我感觸很深。他們的問題讓我體認到快樂生活的基礎,需要回到一個很基本卻很深層的主題。在這期的專欄,我邀請讀者一起來探索。

首先,我簡述這些最近我常被諮詢的問題。第一位是X小姐,她很好奇我和男友為什麼這麼肯定對方是自己的生命夥伴,所以她問我如何知道交往對象是life partner(生命夥伴)。她有交往多年的男友,但是無法確定對方是否是真命天子。X小姐說她一直努力做完美的自己,認為自己必須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才是完美,所以時常為了自己有七情六慾感到愧疚。

第二位是一家外商大公司的中階主管Y先生。他過的得非常矛盾又痛苦,也看得出他的工作表現有問題。他無法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願,例如:對下屬提出的想法,雖然不同意,但他不敢直接反對,只是說「如果是我,我會這麼做,不過你可以照你自己的想法試試看」。對老闆交代的事情,他即使有想法也不敢表達,他心裡的不舒服讓他無法好好地執行他的工作。他對著我訴苦說,「我好想反駁我的老闆!」。

第三位是Z小姐,獨自北上工作,有一份能發揮自己專長的工作,也在經營一段穩定的伴侶關係。在南部的家人最近又再催她結婚,即便她在三年前已經對家人出櫃,家人認為成家才是圓滿的人生,要她接受找個男人結婚的必要。家中的四個手足中,她一向最關心、最照顧家人,但面對家人的耳提面命,常會針鋒相對。她無法處理家人的期望,壓抑對家人的掛念,她開始減少回南部的時間。

以上這三個案例看來毫不相關,第一個問題是愛情關係,第二個是工作壓力,第三個議題則是性向認同與家人關係。我看到了一個共同點,這些都出自一個問題:如何做真實的自己。

如何做真實的自己

1. 接受自己

第一次聽Tal Ben Shahar(塔爾.班夏哈)的課,是在美國Washington DC。當年他在哈佛大學教授的正向心理學課是哈佛史上最多學生上的一門課。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give yourself permission to be human”,我翻譯成“允許自己不完美”。(讀者們有更好的翻譯建議嗎?) 當時他站在台上,自稱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 當學生人數從8人到400,最後到800人,上課讓他感到緊張和不安,覺得必須展現出美國節目主持人那種熱情,幽默搞笑,高瓦數的聲音與露齒笑容的形象。最後他學會接受自己,做他自己,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教授這門課。

我學習做自己的課題來自當我十八歲時的初戀。男友暑假結束要回美國,我好傷心。媽媽教我不能夠哭(她講的理由我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哭是不好的行為)。離開的那一天,我真的做到沒有哭,從此不允許自己感受情緒波動,不管是自己的或是別人的情緒,以前的我認為就是應該避免情緒。慢慢的,我就不再有感動的感覺了。看電影不會被感動,成功了也不會興奮。失敗,怎麼能失敗?所以為了避免失敗,根本不敢去嘗試。我否定也避免負面情緒,同時也約束自己,不允許自己享受正面情緒。

我用了將近十年才捨棄(unlearn) 這種行為模式。擺脫「完美主義」,接受自己的獨特性,自在地做自己,了解害怕、悲傷、焦慮都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納這些情緒,並把它們當成自然之事。也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然後問問自己,能做些什麼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當我們脆弱的時候,也要開始學著懂得尋求幫助,也更能慶祝享受成功的喜悅。一味地拒絕接納自己正面或負面的情緒,將導致挫折感和不快樂。

2. 愛自己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自己:更善良,更自信,更勇敢,更優雅等等。其實我不喜歡“理想”這個詞,因為它代表一種絕對,非黑即白的想法,我比較喜歡用“更棒的自己”來描述。X小姐心中就有個理想的自己,她努力實現這個理想的自己,實踐的過程中她否定了自己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有積極的一面,也會有消極的一面。她克制自己,只展示面面俱到、完美的那一面,久而久之她已經忘了面具下的自己長得怎麼樣,也聽不到自己的聲音了,所以她無法判斷誰是他的生命夥伴。

我記得《慾望都市》有一集是Samantha 決定跟非常愛她的男友分手,她說“I love you, but I love me more”。她知道如果不忠於自己,對自己永遠會有一種犧牲者(victim)的感覺,無法去愛與被愛。所以她做了分手決定,冒這個險,承擔著不確定的下一步,也不知道是否會再遇到另一個人。接受自己後,要學會愛自己,知道如何取悅自己。你是你自己最好的朋友嗎?你知道如何跟自己相處嗎?一旦你能回答這兩個問題,你就會知道如何成為你伴侶的朋友。例如,當你瞭解自己是需要自由和空間的人,你會責怪自己太自私?還是接受自己有這樣的需求,願意為得到自己的空間而作出取捨?談戀愛、交往的時候中,你會否定自己需要自我空間的需求,而接受一個控制慾很強的對象嗎?你會不會展示真實的你,或溝通這個需求呢?認識自己是人生的功課。它不是閉門修煉的課程,而是從生活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決定鍛煉出來的智慧。

3. 展現真實的自己 = 面對害怕的過程

再聊到X小姐的故事,關於扮演一個自己心目中完美的人。但長時間扮演一個虛幻的角色是一種能量消耗,總會有受不了的一天。但男友認識的她,是真的X小姐嗎?這樣的關係只是角色對角色。在一段關係中最大的享受莫過於你的伴侶無保留地尊重你。對方接受一個完整的你,你的優點和你的缺點。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無需偽裝,無需戴上面具。當這份感情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它就能帶來真實的幸福和滿足感。

我有很多同性戀的朋友,我看過他們經歷出櫃或不出櫃的掙扎。人原來都有這樣的渴望,希望別人能接受真實的他,就像Z小姐希望家人能全然地接受她的身份,不再需要為相親的安排而爭吵。重點是自己要跨出這一步,面對別人可能不理解、不喜歡你的這些恐懼(除了恐懼,還有許多阻礙我們展現真實自己的原因,請參考「展現真我的障礙」)。對Z小姐來說,她跨出了出櫃的一步,幫自己進入面對家人不理解的過程。當她聊到爭吵的情況時,她也開始問到如何更有技巧地獲得家人的支持。所以,當你決定要面對這些阻礙,你就會開始找尋你需要的支持與對策。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在面臨重大的決定時,會找一位教練諮詢,幫他一起勇敢地、自信地度過,同時也找到做回自己的方法。

害怕被拒絕也同樣阻礙了Y先生在工作上展現真實的自已。Y先生一直扭曲自己,不敢表達真實想法,因為害怕被拒絕。可是他表現出來的是兩個極端的表現,有時候模棱兩可,有時候過渡的強勢。Y先生也習慣壓抑自己。當他受不了了,情緒會爆發出來,後果當然慘痛,所以他更不敢表達自己。可以想像他的同事跟他共事是多麼痛苦,而且低效率。如果Y先生學習把真實的想法,平和的語氣說:「老闆,針對這件事,我有一些想法,不確定真的有幫助,不過想跟你分享,可以嗎?」。老闆通常都希望員工主動,彼此也就不需要費力地揣測。

展現真實的自己並不意味著肆無忌憚地放縱自己最壞的一面,而是學習接受自己並不完美。害怕或擔憂的事情往往只是情緒產生的虛擬情境,並非事實。面對害怕是有方法的。《漣漪詞》中的「應對恐懼」提供了八個轉化恐懼的思考法,你可以選一個方法開始練習。想幫助自己釋放負面思維的時候,可以練習改變自己的內心自我談話,進而學習有效的表達方法。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如何做真實的自己,其實這等於我們面對害怕的過程:當你感到害怕,看到的都是問題與阻礙。當你正視自己真實的聲音,決定要展現真實的我,那時候你就會看到可能性。不要被害怕蓋過做真實自己的欲望。不論是擔心、壓力、或恐懼,這些都是情緒,它們來自我們怎麼解讀。接受自己,愛自己,找到做自己的方法,這就是我們對自己的快樂負起責任。

註一:我特別喜歡優席夫的這幅畫「I hear myself 我聽見我的聲音」,感謝你借用我這幅畫。我很期待優席夫美學藝廊五月二十五日的開幕,更歡迎大家到現場欣賞優席夫2013大地的聲音。

 


 

閱讀《漣漪詞》第6章 應對恐懼 (Dealing with fear)。展現真實的自己對某些人來說需要勇氣,面對許多阻礙。而這些阻礙的共同點都是害怕。

前陣子很多人在討論虎媽媽(Tiger Moms)。美籍華人Kim Wong Keltner近期有本新書《Tiger Babies Strike Back》,探討虎媽媽的孩子怎麼看待自己,我覺得這是個相當有趣的角度,但還沒買到這本書。看過的讀者,歡迎跟我分享。

http://www.kimwongkeltner.com/books/tiger-babies-strike-back/

我邀請所有的讀者寫信給我。不管是問問題也好,或是分享你的意見,我都期待與歡迎。有互動就有參與,我們一同參與實踐幸福快樂的人生。

離職並不是找尋快樂的唯一途徑

(文章來源魅麗雜誌漣漪人專欄)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旅程。

所以當我以「工作與生活的整合」為主題撰寫《漣漪人》專欄時,花了很多心思選擇恰當的實例來做分享,不希望大家誤以為非得離開工作,才能找到快樂。所以這裡分享一個工作態度的研究,讓我們識別不同的工作態度,以及它們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希望讓大家對「工作態度」有更清晰和深入的了解。

為工作創造更多的意義

橘子小姐帶著一個問題來參加我的「更快樂Retreat」(註1):過去二十年她的生活中就只有工作,沒有其他東西。她喜歡自己的工作,從來不認為這樣有什麼不妥,但朋友都認為她是工作狂,常勸她要在工作跟生活間找個平衡,令她感到困惑。三天的retreat給她一個空間探索這個問題。最後得到的結論是:「問題不是平衡與否,因為她不介意為工作投入大量時間,她熱愛工作。而是以前只為工作而工作,沒意識到可以賦予自己每天所做的事情更寬廣更崇高的意義。」

Job – Career – Calling

正向心理學的學者艾美‧瑞斯尼斯基(Amy Wrzesniewski)(註2)將人們看待工作的態度歸納成三種:將工作視為差事(job)、事業(career),或使命(calling)(註3)。這三種工作態度能指出我們對工作的滿意度與成就感。好好地檢視你對工作的看法,可以幫助自己找出在職涯這條路上需要些什麼,或想要什麼。

把工作當作一份「差事」的人,工作目的在於獲得金錢,也會控制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我所認識這類型的人通常對工作感到不滿意,也不覺得自己的工作有什麼意義。他們普遍心不在工作,有機會的話希望能做別的事。

把工作當為一種「職業」的人,關心的是升遷、報酬與名望地位。我觀察到這一類型的人,從工作中得到的快樂與滿意度有很大差異。如果他們認為自己是贏家,便會感到滿足。當升遷步調不如自己所期望,或是沒有擔任自己想要職位,便會感到擔心。即使並不是全盤不滿意,但他們常在想:自己是不是獲得公平地對待?或是還有什麼機會讓他們能有更高的發展?

將工作視為「使命」的人則與前兩者大異其趣。他們很喜歡工作,認為自己的工作有崇高的目標,投入越多便越能從中感到滿足。這當中的奧妙在於:這一類人對工作有更高的滿意度,比較少換工作,有更好的工作表現。因為工作對他們來說充滿樂趣,也樂於投入更多時間。

用寬廣的角度看待自我職務
使工作充滿意義

身處組織高層的人,確實比較會用使命感的方式看待工作,但我認為不論是擔任執行長或基層人員,每個人都能改變對工作的態度,使工作產出有最大的收獲,那麼我們就能體會實踐自我志業的快樂。即便這是一份固定平淡的工作,改變工作態度的員工也能在工作精髓上有所發揮。

瑞斯尼斯基早期以醫院清潔工為研究對象時發現,其中一群清潔工覺得清潔工作無聊、毫無意義,只是一個雜務。但同樣的工作對另一群人來說卻有趣而充滿意義。後者發揮創造力雕塑(craft)自己的工作,他們常與護士、病患者、探病者互動,覺得自己能讓病患與醫護人員都感到快樂許多。他們以一種寬廣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職務,使工作充滿意義。所以,他們不是只倒垃圾、清洗骯髒的床單,他們對病患者的福祉,醫院運作的順暢極有貢獻。

所以,工作的態度比工作本身更加重要。那些認為工作能有所作為的醫院清潔工,甚至比視拯救生命僅是例行工作的醫生來得快樂。我也認識一些美髮設計師,透過與客人的互動及美髮讓客人更喜歡自己。修車技工不只是修車,更覺得他要為車子整體的安全把關。旅行社人員透過規畫,為那些想探索新去處的人們帶來樂趣。我觀察到他們都與顧客、與周遭的人建立有意義的互動關係。

讀過《漣漪詞》的讀者都知道我曾經離開職場,流浪兩年尋找人生的意義。其實決定離開工作之前的我,完全是以事業導向(career)來看待工作。沒得到新老闆的認同,得不到我嚮往的更高職位,認為做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而決定離開。當時我並沒接觸過艾美‧瑞斯尼斯基的研究,不曉得可以改變自己看待工作的態度,也不知道離開不是唯一的選擇。

還記得當時我做人力資源,每天都有獵人頭公司找我,希望我選用他們的服務。我跟他們都只就職位內容作溝通,完全沒有其他交流。雖然我的解釋是沒有時間,但其實當時我對人、對事的方式都是交易性質(transactional)。離開職場後,某次碰到其中一位獵人頭顧問,聊起來才發現他原來是那麼特別的人,有豐富的人生經驗。事實上他一直都那麼特別,只是現在的我心態不同了,才「看到」他的特別。後來我們還聯手創立基金會,為待業人士提供免費咨詢服務,讓他們都找到適合他們的理想工作。(是的,獵人頭顧問也可以找到更高的目的。)

現在我們知道「工作與生活的整合」不在於工作本身,而是我們看待工作的態度。那我們如何為工作找出目的,創造更高的意義? 我們不一定能找到一個讓工作與生活完美平衡的工作,但是我們對待工作的態度,可以決定工作樂趣和意義的多寡。

我們能改變態度,就從現職的工作檢視如何找到更高的目的與更寬廣的動機吧!下一期我會跟大家深入探討改變工作態度,如何用使命的態度在工作中,雕塑自己的工作(job crafting),以創造更多的意義和自我實踐。

接下來我想藉輔導客戶糖果小姐的實例,探討如何整合工作與生活,讓我們更從容地在工作與生活之間轉換角色。她的案例能幫助我們看到整合過程的微妙做法,讓我們可以開始為工作添增意義。

整合:把生活帶入工作

上個月糖果小姐提出一個需要幫助的地方。她升到了高階主管層級,也開始和全球的同事互動,這包含在英國、美國、 歐洲及亞洲其他國家的同事。在一次主管領導力的訓練場合,她發覺自己不懂得如何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閒聊。反觀另一位美籍同事,總能夠在用膳時間,譬如大家一起吃早餐時,跟老闆與其他同事相談甚歡。糖果小姐覺得自己既沒有什麼話題,也不知道怎麼加入談話,這對她的職涯發展會形成很大阻礙。同事也曾提到希望能更加認識她,因為大家只見到她的專業,卻不真正認識她的為人。這樣的要求令糖果小姐感到困擾,所以跟我談這件事。

我們開始探討哪些話題可以跟同事和上司聊,而哪些不適合。但我發現她好像有更深層的心理阻礙,對於和上司分享自己生活領域的話題,譬如親子活動,家庭度假或一些比較個人的事情,還是感到擔心。原來她在職場待人處事的原則是公私分明。打從初入職場,當時的上司就教她be professional (專業),所謂專業形象就是不能把私人的事情帶到工作上,於是她很努力呈現出最能幹俐落的形象。她的表現如此專業,以致同事只認識工作上的她,卻對工作外的她完全不了解。

我當下就利用我和她的教練關係為教材,挑戰她這個信念。如果我們持有同樣信念,那她就只會看到教練領域的我,不會認識接管「Nonzero非零餐廳」的我,也不會認識愛上台東的我;我不會讓她知道我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會讓她知道我遇到挫折時也會感到沮喪;她不會有機會看到那麼多不同面向,卻同樣真實的我。我問她:「如果我跟你保持最專業、有距離的關係,我們的關係會像今天這樣充滿信任,可以無話不談嗎? 」她一聽就開竅了,心裡不再抗拒將更多面向的她帶入工作,接著我們才能開放地探討,哪些事情適合或不適合跟同事分享。

整合:把工作帶入生活

又有一回糖果小姐談到自己對工作目標都做得很好,但一回家教導孩子、管理傭人、操持家務時,卻發現自己很失敗,我們針對這話題也做了教練輔導。糖果小姐是很能幹的職業女性,在她的帶領下,團隊裡每個人都能快樂地發揮所長。透過教練輔導,她意識到還是那條公私分明的界限,讓她沒想過可以把工作上鍛煉出來的領導能力運用到私領域中。這也是一種工作和生活的整合,把自己的能力和強項靈活地跨領域運用及發揮出來。

糖果小姐現在能看到更多生活角色中不同面向的連結。她敞開心懷,讓大家認識更全面的自己,包括她也有脆弱和不足的地方,展現了充滿人性的一面,而不只是個高績效的專業人士。如此一來,她的為人顯得愈加真實,也更從容地在工作與生活之間轉換角色。

你不喜歡你的工作嗎?時代雜誌的這篇報導提供你如何重塑工作的建議。
Hate Your Job? Here’s How to Reshape It
http://www.time.com/time/business/article/0,8599,1944101,00.html

我邀請所有的讀者寫信給我。不管是問問題也好,或是分享你的意見,我都期待與歡迎。有互動就有參與,我們一同參與實踐幸福快樂的人生。

 

註ㄧ:
http://dulanretreat.com 2013年第一班預計是在秋季,目前我們已經開展到第11屆囉!

Jobs, Careers, and Callings: People’s Relations to Their Work by Amy WrzesniewskiUniversity of Michigan
http://faculty.som.yale.edu/amywrzesniewski/documents/Jobscareersandcallings.pdf

台灣有人把(Calling )翻譯成志業或天職,我到今天還沒找到最適當的翻譯,暫時用使命。但是「使命」可能讓人誤以為是受到召喚及俱有崇高或宗教的意思。其實它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狀態,它只是「喜歡自己的職務,覺得可以做一輩子,因為有樂趣,有挑戰,又可以幫助別人」。

 

註二:
測試自己的工作導向

第一類: 差事 (Job)

  • 視工作為雜務、例行工作
  • 薪水是唯一的報酬
  • 非不得已的工作態度

 

第二類: 事業 (Career)

  • 專注於升遷成就
  • 以投資的角度經營事業
  • 想要成功

 

第三類:  (Calling)

  • 工作有正向崇高的目的
  • 工作本身就很值得
  • 不辭辛勞,不分晝夜

成就感並不是來自外在因素的獎勵,而是做有益大眾的貢獻,發揮所長,為生活賦予意義,知道自己人生的目的

工作與生活的整合 Work-Life Integration

(文章來源魅麗雜誌漣漪人專欄)

工作與生活如何平衡(Work-life balance)是很多職業女性關注的焦點,而男人也開始越來越關心這個話題,我服務的許多跨國企業也很重視它。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平衡(balance)是一種以時間為衡量單位的方法,讓我們能夠顧及生活角色的各個層面。然而時間是有限資源,一個領域得到多一些,代表另一個領域須犧牲,所以時時刻刻都處於零和遊戲中。

整合(Integration)則是一種把人生的各個角色,和諧地串聯起來,是一種非零和遊戲的做法。我認為只談平衡是不夠的,更透徹的做法是如何將工作和生活的融合。從我親身的教練個案,很多人談平衡,但真正有勇氣追尋融合是極少數,如果這個階段你只能夠做到平衡,也別氣餒,這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尋求整合而非撕裂

當我開始創業,經營自己的教練服務,同時間也做了許多新嘗試,創造不同的可能,例如,我創作了漣漪卡,也寫了《漣漪詞》這本書,因為漣漪卡背後有一套個人成長的深入旅程,很多人不知道背後的意思,所以我透過寫書的方式,與漣漪卡的使用者能直接接觸,這是企業與消費者(B to C)的通路模式。而教練服務的工作都是跟跨國企業合作,是企業與企業(B to B)模式。

國際企業高階主管的需求都是提升績效,以領導力、個人效力、管理能力為主。我很努力地把兩個面向區隔開來,做企業教練時,會非常小心地避免談到生活,也不會引用漣漪卡、《漣漪詞》。我也經營「更快樂體驗營」;這是來自我在台東都蘭生活的啟發,希望在都蘭創造更多有意義的工作機會。「更快樂體驗營」推廣的是結合生活態度、社會責任,以及對大自然環境的友善保護。我過去很刻意把這一塊跟其他工作隔絕起來。我還有另一個身分是「非零餐廳」經營者,希望用這個餐廳嘗試創造讓年輕人有一個正向的工作環境。我和夥伴朱平先生創立了「漣漪人基金會」,幫助有心人創業,讓他們創造自己的生活與事業。

除了事業經營的不同面向,我也擁有每個人都有的身分:我是一個女兒,父母在馬來西亞;我是我愛人的伴侶;我同時是很多人的教練;也是台東這個社區的一分子。太多東西將我撕裂在不同的領域,此刻「平衡」已經無法解決不同角色的要求,因為一天就只有二十四小時的時間,當我們必須扮演那麼多角色與身分,卻沒有很好的結合時,就會產生一種撕裂的感覺。當我把每塊分隔清楚,反而形成了資源鬥爭,這資源,指的就是時間。

於是我發現用「整合」的方式可以帶來更多嶄新的可能性。整合,讓我看到每個身分其實有很多共同點。例如,餐廳提倡的理念與都蘭生活有很大的關係;我在都蘭跟土地的相處,同時幫助我強化了經營餐廳的理念。在都蘭時,我是個業餘有機農夫,更能理解小農面對的挑戰及跟大自然相處的重要。

以全面和整合的方式來經營人生,除了讓我活得更自在,也幫助我更有效地做教練的工作。我以前只關注客戶在工作上的角色,不關心他在生活上的角色。然而他可能正需要漣漪卡、《漣漪詞》和「更快樂體驗營」所提供的放空,以及深入認識自己的機會,了解到注重自我身心健康是一切事物的先決條件。如果想真正對別人產生幫助,我必須用一種全面的(Holistic)角度先整合自己的生活;當我們最基本的價值觀、最基本的角色,能很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我們對真實的自己才能感到自在。整合的過程有很多不確定性,就像是一個旅行,一步步邁上自己想像的生活。所以,這正是我決定寫專欄的原因,把自我實踐的整合過程和大家分享。

剛收到我很喜愛的一位客戶MC的離職信,寫得很真實,非常感人。他過去五年是美國財富雜誌五百大公司的大中國區總經理。謝謝他許可我把這封信分享給《魅麗》讀者。不管是男性或女性,我們都有這種「把生活中所有重要組成部分融為一體」的欲望。差別是有沒有勇氣踏上這條探險的旅途。

也許大家還記得,我的個人夢想是「瞭解、發現併發掘自己內在無限的潛能,並幫助別人達到這一點」。 現在,相信各位都知道我已經決定辭去公司的職務,提前退休,全身心去追尋我的這個夢想。我知道這是一個異常的舉動,在此讓我盡力向大家解釋吧。 過去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我在兩家公司和八個國家追尋我的夢想。這個旅程充滿了喜悅,收獲了成功,更重要的是,我學習到的東西比我能想象的更多。 

十二年前,我成為了一名父親,我開始意識到,「無限的潛能」並不侷限於工作,我需要「想辦法」把我生活的所有重要組成部分融為一體:我的工作、我自己、我的家庭還有我的個人興趣。在過去幾年中,我有一種越來越強烈的欲望要在這些方面找到一種和諧。我熱愛我的工作,我愛這家公司。然而,工作消耗了我太多的精力,再沒有精力去做「其它」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事情。所以,現在,我決定簡化我的生活,把我的精力更集中在「其它」事情上。 我知道這對大家來說可能有點震驚、很難理解,因為這是一個不常見的舉動。然而,這就是我的選擇,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事實上,這甚至不是一個選擇。我清楚知道這是我心裡想做,而且一定會付之行動的事情。過去十多年我一直渴望做這件事,可是一直都沒有足夠的勇氣。如今終於作了這個決定,我感到非常興奮和高興。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雖知道自己將要做甚麼,可是完全沒有概念應該如何定義或解釋這個決定。「年輕退休」可能是最貼切的描述。

我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知道自己決不會「什麼都不做」。可是,目前在沒有找到「其它」讓我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前,「什麼都不做」就是我想做的。未來要做什麼,暫且先放一放。如果有一天我又投入職場,可能會選擇一些能和我個人興趣緊密相連的工作,我可能不會選傳統的企業工作,可是,未來的事情,誰能說得準?這是在我目前所處的人生階段中一個正確的決定。同時請大家記住,每個人的人生旅途都是獨特的,有的人的確可以做到工作的同時釋放自己無限的潛能,因此這並不意味著其他人也要像我這樣做才能實現他們的夢想。

你目前採用何種模式來達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快樂就是愛 Happiness is love

George Valiant

這一期我們談愛情,不過,是從幸福快樂的角度來談。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快樂人生的祕密》,作者是哈佛大學醫學院著名的精神病學教授,喬治‧瓦利恩特(George Vaillant)。

文章內容敘述美國近代科學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個縱貫性研究。自一九三七年起,兩百六十八名哈佛學生參加了一個名為「葛蘭特研究 the Grant Study」的計畫,主要問題是:「美好生活」有沒有公式可套用?是什麼使人們覺得快樂?就這個問題開始長程蒐集所有參予者的資料。

這個歷經七十五年的時間,投入兩千萬美元經費的研究,依然持續進行中,研究發現:快樂人生的祕密,就是簡單五個字 『快樂就是「愛」』(註一)。美好人生的關鍵,是和他人有良好的關係。何謂良好關係?這裡指的不是因身分地位而形成的角色關係,或是擴大社交網絡,而是一種親密(intimacy)和具有安全感(safety)的連結。它是一種完全被接納(total acceptance)的狀態,雙方都可以真實地做自己。這種真實連結的產生,需要雙方在關係中發揮同理心(empathy)。這兩百六十八位學生,用全部人生為這個實驗提供資料,每五年就得做一次仔細的身體檢查,耐心地回答一大堆心理測驗卷,而且每十五年要忍受詳細的面談,每隔一年要回答一份問卷,他們將自我生命歷程全然敞開,就這樣持續了七十五年!「葛蘭特研究」所提供的資訊,可說是這類研究中最珍貴也最徹底的。

換句話說,我們需要同時擁有「愛」 和「被愛」的能力,才能夠與他人建立如此深層的連結(connect)和投入(engagement)(註二)。這份愛,不是愛情,情欲,親情,承諾或永恆的愛,它是一種與他人有同理共感的關係。喬治‧瓦利恩特從「葛蘭特研究」得出另一個結論:人真的有能力改變。儘管我們無法選擇人生的初始,譬如兒童時期所得到的愛與關懷,會影響成年後的應對模式(coping style) ;有些人年少時期沒有得到愛與關懷,而建立了不成熟或抽離方式(disengage) 去應對他人,無法與人建立連結。但通常會遇到一個慘痛改變人生的經歷,意識到自己必須改變,於是經過後天努力,我們有能力成長,能以更成熟 、更正向的應對方式面對人生。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要說得如此累贅,一個單字「愛」不就夠了嗎?愛和被愛,它是動詞,不是名詞。它不只是付出,也是接收。有些人喜歡說「被愛」比較幸福,我不同意這個說法。愛你的人,如果一直沒有得到你的愛,你只接收而沒有付出,總有一天他會不再愛你,因為他不但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回報,更會因為不能得到回報,而找不到自己的真實快樂,累積了許多負面能量,覺得自己是個犧牲者,或是由愛變成恨。如果你不愛他,被愛也可能是個負擔。如果你只要別人愛你,而不知道如何愛別人,你也不可能得到真實的快樂。

我希望把話題從羅曼蒂克的愛,拉到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它是一種與他人有同理共感的連結。可以是短暫但真實的連結,也可以變成永久的友誼和支援。我的教練工作就是一個好例子,教練和客戶的關係,就是一種深層的連結,教練以好奇心,不批判和同理心的方式和客戶互動,讓客戶感覺到被愛和被接納的安全感,建立在真實「愛」與「被愛」的交流上,我才能幫助客戶突破及追求美好的人生,甚至可以說,教練的基本功力就是愛的能力。

這是許多從事教練工作的人,最難學會的事。因為愛是需要付出,愛是有條件的(我不相信無條件的愛),愛是要花時間陪伴的,愛是讓自己脆弱,愛是要冒險的,愛更是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及有能力助人的快樂泉源。

(註一)

『幸福就是愛』是我第一次的標題。但一直覺得把快樂翻譯成幸福又不太貼切。幸福對我來說有幸運,福氣的內涵,比較是讓人羨慕及不要太多自身努力的。英文的Happiness有多重意義,它包括中文的「幸福」的感覺,也包含充滿正向情緒的狀態。所以我決定用「快樂」取代「幸福」。

(註二)

「成長的階段」的第6階段(親密)和第7(繁殖)就是建立愛與被愛的能力的階段。前面5個階段是學習建立成熟的人格,才能夠開始愛別人(接納,關懷,幫助,培育等),也能夠接受被愛。我們才能夠建立美好、深層的連結

An experiment in work and life integration

 

My full name is Yee-Ming Tan, and I prefer to be called Ming.

I wear many hats and this site attempts to pull together all my various interests and passion in one place.

I have a coaching and consultancy practice called Third Thinking where we offer services relating to my three key specialization: coaching, authentic leadership and positive practices for the workplace.

Happier Retreat offers stressed out professionals in need of an R&R (retreat and recharge) a chance to recalibrate their life and learn to live happier each day.  As one of the first Asians to study Master of Applied Positive Psychology (MAPP) under Martin Seligman (the founder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I introduce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through my writing and offering corporate training programs.

I authored a book named “Start Your Own Ripple Effect” and write a column for Amazing magazine in Taiwan. I also publish a series of RippleCards tools for those who are serious in developing their own positive rippling effect.

As an entrepreneur with a lifestyle business, Nonzero is a social experiment in cultivating a positive eco-system, from the employees to the suppliers to the customers. We are in this sustainable community together, operating with a non-zero sum game mentality. Nonzero farm in Dulan is where I connect with the land and nature, and learn about incorporating sustainable practices in our modern living.

As the co-founder of Ripplemaker Foundation, I take the learning from my own business, to help young entrepreneurs realize their dream.

yeemingtan@gmail.com

————————————————————————————–

Third Thinking:
info@thirdthinking.com

Happier Retreat/ Ripple Products
info@thirdthinking.com, www.happierretreat.com 

Nonzero Restaurant:
nonzero@canlove.com.tw, Facebook.com/nonzerotaipei, nonzero.com.tw

RippleCards:
ripple@thirdthinking.com

Ripplemaker Foundation:
nicoley@canmeng.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