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與聆聽的儀式

原文刊載於WE PEOPLE 東西名人專欄| 陳郁敏的小小漣漪

今年年末祝賀卡片是特別製作的,用我們倆在都蘭山前跳躍的照片,再把它轉化成手繪圖(謝謝Bana和Bella的創意)。 收到卡片的朋友都很喜歡,有一位還簡訊說羨慕朱平和我的modern love fairytale。

擁有一個像童話般的愛情故事?絕對不是。我們是選擇不結婚的長期生命伴侶。生命伴侶仍然必須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考驗。朝夕相處最怕的就是因摸熟彼此的習性後,變成像是與家人之間的情感,互相關心卻失去浪漫的吸引力。最後變成「親情」而不是「愛情」。許多貌合神離的夫妻,因為互相習慣及經濟考量、擔心孩子或者畏懼社會的閒言閒語,不得不勉強維持只剩軀殼的婚姻;如今人們對伴侶關係的品質要求提升了,如何長期維持「戀愛感」和「親密感」變成我們現代人的必修課題。

經營自己的教練服務公司,我的確擁有比較多的時間來經營伴侶關係。但真正幫到我的是正向心理學,讓我能夠抽離傳統的二元對立,用科學理性兼感性的方式來處理兩人之間的關係。

前陣子開車聽podcast,聽到演「金剛狼」的演員休傑克曼Hugh Jackman分享他如何與結婚24年的太太維持戀愛的親密感。我覺得他的方法很有趣。他說:

“We wake up whatever time we’ve got to get up, I go down, I make a cup of coffee for me, a cup of tea for Deb. We come back up… and we read. We read for at least 30 minutes, and then we meditate together. And that way—it’s become our favorite time of the day as a couple. And we know that, no matter what happens in the day, which invariably gets away from you, you’ve had that quality time together. And so that’s just been a godsend. It’s been an absolute blessing.

We read out loud to each other. So we split it up. We do half/half, and we read out loud to each other. It’s interesting. If you’ve got something on your mind, you know, often it stirs during the night and it could be—I’m not just talking negative stuff, it could be ideas. … So I find the first thing in the morning—you know, we’ll be five minutes into reading … and we might just stop and say, “Hey, I’m worried about this.” Could be something about the kids or stuff, or, “Stuff’s on my mind.” And then we’ll just end up talking about that, you know? But often just the reading itself sparks things in us, gives us ideas, things to talk about, come together with. But we read the same book out aloud to each other.”

這是Hugh Jackman和太太每天早上的儀式。起床後他泡兩杯飲料,在床上互相朗讀30分鐘,然後一起靜心冥想。不管那一天是多麼忙碌,他們已經擁有兩人的獨處的美好時光。

我邀請朱先生跟我一起嘗試。試了一週,以下是一些心得:

1. 重點是朗讀同一本書,不是各看各的書。當朗讀時,因為聲音是有情感的,兩人的思緒會有畫面及連結。

2. 一定要是早上起床後的第一件事,不然就會被其他事情耽誤了。如果平日上班沒時間,可以在週六或週日進行,當成週末的約會。不建議晚上,朗讀的人正唸得起勁突然聽到旁邊的打鼾聲會感到氣餒。

3. 挑書很重要,最好是一本雙方都好奇,但不是各自專長的題材,必須是雙方都同意才加入書單。我們書架上很多買了沒讀的書,挑了這一本 Conspiracy: Peter Thiel, Hulk Hogan, Gawker, and the Anatomy of Intrigue

4. 一起讀書一起學習,會避免兩人變成沒有共同話題的室友。在生命伴侶關係中彼此是互相依賴的獨立個體,各有各的喜好及生活圈,這是健康的。但是如果沒能有意識的、有計畫的一起學習,僅是在各自的領域成長,慢慢的形成沒有共同點的兩個圈子,彼此就會越走越遠 (grow apart)。

儀式(ritual)是需要創造的。朗讀的過程,我發現自己很容易靜下心來,專注在文字的聲音。從平平的語調,慢慢進入角色,開始注入情感,聽故事的人也越聽越起勁。我們也會停下來討論內容的解讀,糾正發音或用iPhone查生字。聊到別的話題也沒問題,重要的是創造了一個彼此願意表達自己、願意聆聽對方的儀式。

在朗讀與聆聽的儀式中,我們存在於共同的時空,心靈是完全連接的。
Couples who read together, stay together

您和您的生命伴侶的儀式是什麼?

用時速20公里看台灣

原文刊載於WE PEOPLE 東西名人專欄| 陳郁敏的小小漣漪

65歲生日,你會送給自己什麼禮物? 好友 Charles 給自己的禮物是單車環島台灣,邀了很多朋友一起參加。最後只有朱平和我兩個完全不做單車運動的人陪伴他環島12天。但我們很快的找到參加的理由:為認識台灣而行。

(圖/攝自貓攝影工作室)

承辦單車環島行程的捷安特看到我倆報名應該是既開心又憂慮。三人可以成行,但我們的騎車經驗就只是偶爾在台北信義路上騎YouBike。我們排出時間在台東進行兩次的訓練, 第一次在市區騎是為了熟悉環島會使用的捷安特電動輔助單車eBike。畢竟小時候都是騎單車上學的人,肌肉記憶讓我們很快就進入狀態。第二次訓練在台11海岸線騎50km鍛鍊體能,也建立在高速車輛旁邊騎車的信心。

除了我們體能還可以,更重要的元素是捷安特提供的電動輔助單車。關鍵字是「輔助」,我們還是要騎,只是在需要加速或爬坡時給予助力,所以面對陡坡我就不怕。Charles騎的是完全靠腳力的一般車。他是我們的英雄!

(圖/攝自貓攝影工作室)

環島12天總共950公里,每天平均要騎80公里,不只挑戰體力,如何調整心態更重要,尤其是頭兩天的手麻,肩頸僵硬,屁股痛到第三天的撞牆期。從一個人騎車的方式可以看出他的個性,而我們三人面對挑戰的方式都不一樣。

Charles 很重視過程,他關注正確的騎法,保持時速和固定的旋轉速度。朱平需要好玩的激勵和階段性的目標,譬如下一個目標是個美景或是再騎10公里就有冰棒吃。我則一直是目標導向的人,喜歡趕路用最短的時間抵達目標。所以騎車會忘了享受過程中的樂趣。沿途不斷的提醒自己,不要只埋頭騎車,要抬起頭來看看周遭的環境,體驗這些不同的場景。既然已經選擇慢下來,我又急什麼呢?

農夫半身泡在水田裡彎腰採菱角
發電風車隨風轉動時發出咻咻咻的聲音
在綠意盎然的綠隧道裡聞到樟木香
跟公路旁修路工人打個招呼
為徒步旅行的旅人打氣鼓勵他們。

(圖/攝自貓攝影工作室)
(圖/攝自貓攝影工作室)
(圖/攝自貓攝影工作室)

. 有意識的專注在美好的體驗,就會擁有美好的回憶

每一個旅程都有浪漫美麗的那一面,也有很現實枯燥的。在交通最擁擠的下班高峰期跟卡車、公車、汽車、機車等在污濁的空氣趕路,我對每天這樣通勤的人多了同理心。在風雨交加的情況下爬坡,一不小心一陣側風就會被吹離車道,我們不抱怨,不斷的互相鼓勵。尤其是上坡時,我們都會說:「Charles 加油!」。
當我們選擇用感恩及肯定的心態去經歷這段旅程,就會看到更多美好,也就會擁有更多美好的回憶。有一次在馬路口等90秒的紅燈,主動跟旁邊田裡拔草的農夫打招呼,他很自豪的展示自己的陽傘和小矮凳綁在一起,移動凳子時陽傘也跟著移動的天才發明。旅途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幾乎都是偶然的相遇chance encounters。

(圖/攝自貓攝影工作室)
(圖/攝自貓攝影工作室)

標準的環島行程是從屏東車城直接跨越大武山前往台東,我們多花一天走環島支線1-20號線(墾丁線)由車城經鵝鸞鼻到旭海。這一段有山有海,美的沒話講,是我最推薦的一段路。

(圖/攝自貓攝影工作室)

2. 你永遠比你想像中的還更強

環島的前六天都很順利,身體一旦適應了騎車的狀態,每天騎車就是跟自己的對話。第7天風吹雨打、逆風爬坡非常挑戰。但是真正的挑戰是第八天,攀爬至環島最高點-壽卡鐵馬驛站。我選擇這一天來挑戰自己,使用最少的輔助力,全程靠自己的腳力完成最辛苦的100公里。我騎的是電動輔助車,其實可以很輕鬆的騎這一段路,但是我希望挑戰自己。雖然辛苦,但這辛苦是絕對值得的,我證明了一點“你永遠比你想像中的還更強”。

(圖/攝自貓攝影工作室)
(圖/攝自貓攝影工作室)

3. 開車時更體諒騎單車的人

有時同理心是需要體驗才有的。這次單車環島有一個感觸:我以後開車時對馬路旁騎單車的人更友善一點點,減速並離單車1.5公尺的距離,甚至舉起大拇指說聲「加油」。

(圖/攝自貓攝影工作室)

4. 服務業升級

今年因疫情關係大家都在國內旅遊,是國內服務業升級的好契機。我們每晚換一個城市,總共住了12間不同的酒店,看到很多提升的機會,譬如精準的了解客群的需求。我們入住酒店第一件事就是洗衣服。如果酒店有提供洗衣機(有些只提供脫水機),我們大家一整晚要排隊輪流使用洗衣設備。如果沒有,就需要自己手洗,用乾毛巾脫水,房間每一寸空間都拿來曬衣服,早上還沒乾就再用吹風機吹乾。碰到下雨天,還要找報紙或小毛巾吸乾再吹乾鞋子。這些酒店都時常接待環島單車旅客。如果酒店說:「為環島住客我們提供特快洗衣服務,費用是。。。今晚提交,明早六點送回到您的房間。這樣您今晚不需要煩惱洗衣服的事情。」我肯定會愛死這家酒店。

這就是精緻貼心的服務。當然最奢侈的服務會是隨團的運動物理治療師,隨時提供按摩治療!這當然需要提高團費。做生意的第一原則就是提供更好而不是更便宜的服務(better before cheaper)。

如果以時速20公里的速度來看自己的生命,你會看到什麼?

(圖/攝自貓攝影工作室)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原文刊載於WE PEOPLE 東西名人專欄| 陳郁敏的小小漣漪

上個月我寫【生命倒數】的時候,父親還是好好的。殊不知他的生命倒數七天已經啟動了。父親去世,如果不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他一病倒的隔天,我就已經飛回馬來西亞,可以見到他老人家最後一面。雖然無法親自參加喪禮,家人很貼心的設立zoom meeting 讓我能夠從遠端全程參與,也被分配工作。我的任務是寫致謝文。

我沒有經歷過,不曉得自己會如何經歷這個過程。自從得知父親去世的訊息,我一直很冷靜,沒有傷痛沒有哭泣。二姐和我身在國外無法回家,大姐和妹妹兩人承擔重任處理喪事。我們姐妹四位在線上討論時有說有笑,很感恩父親是健全的活到最有一刻,很感恩他在無痛的狀態下安詳的走。親人逝世,正常的情緒反應應該是哀傷哭泣,不是嗎?為何我們都這麼平靜,很理性的處理事情。我想可能是有心理準備,他已經快90歲。二是還沒時間感受到失去他的失落感。

阿美族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作品。材質:海廢尼龍繩、海廢水泥磚、海廢塑膠、鋼筋

好友傳一首詩歌以撫慰我喪父之痛。讀了這首詩,我開始流淚,開始感受到心中有個空缺。這就是文學的力量。這首詩,像一把鑰匙,打開我心裡最脆弱的角落。

這首詩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源自美國Hopi 印地安人的禱詞,二是美國詩人瑪莉·伊莉莎白·弗萊(Mary Elizabeth Frye)的著作。英文詩詞有幾個版本,我個人最喜歡這個版本。詩的本身並無名字,一般就以其第一句來命名。網路上找到中文翻譯,但我覺得還沒有把原意翻譯得很完整,所以自己嘗試。這是我的翻譯版本。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
我不在那裡,我沒有長眠
我是吹拂的千縷微風
我是雪中閃耀的光芒
我是灑落在金黃稻穀上的陽光
我是溫柔的秋雨
當你在寧靜的晨曦中醒來
我是讓飛鳥向上盤旋的氣流 

我是溫柔的星星在夜晚閃耀著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
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死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diamond glints on snow.
I am the sunlight on ripened grain.
I am the gentle autumn rain.
When you awaken in the morning’s hush
I am the swift uplifting rush
Of quiet birds in circled flight.
I am the soft stars that shine at night.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
I am not there. I did not die. 

有些人會說這個專欄不是講美好生活嗎?怎麼寫不快樂的事情呢?美好生活不等於免於受挫。人生有生老病死,人生有起有落。選擇美好生活不是迴避負面情緒。我從正向心理學得到人生最重要的學習,就是「允許自己是個人」(permission to be human)。意思就是真正快樂的人是容許自己做個有血有肉的人,容許自己有情緒,也接納自己的情緒。被誤解時會感到委屈,傷害到別人會感到愧疚,失敗時會感到挫敗,被背叛時會感到氣憤。

當得知父親去世時,我的冷靜是理性的感知。這首詩觸動了我的脆弱,內心中的失落與哀傷有了出口。不再是理智的接受,是從心裡接受這個事實。

生命倒數 COUNTDOWN TO ZERO

東西名人專欄| 陳郁敏的小小漣漪

伴侶朱平傳了一則網路連結給我,談到死亡時鐘death clock。原來網路上有這種演算,提供年齡、心態、體重、飲食習慣等等數字,能夠預測我的死亡日期。

2028/1/28! 這是跑出來的數字,把我嚇了一跳。我只剩下8年的壽命!?馬上調整幾個變數如體重等等,怎麼還是同樣的日期,開始懷疑此網站的可靠性,到底使用怎麼樣的演算法。不管這網站的數據可不可靠,如果它的目的是要喚醒大家不要浪費生命,我真的有被嚇醒,如同經歷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談到的「悲傷的五個階段」(The 5 stages of grief)的前三個 :否認 (Denial) – 網站不可靠,憤怒(Anger) – 憑什麼用這幾個數字就判定人的壽命,討價還價(Bargaining) – 如果我瘦一點、少喝點酒,會不會活得更久一點。

心情稍微平復後,納悶朱先生怎麼會推薦這樣陰沉的資訊給我,這不像他的作為。原來他要我看的不是死亡時鐘,而是Countdown to Zero 手機的App。

這個App的做法比較溫和,填入生日和心目中的生命截止日,它會告訴你你還剩下多少年、多少個週末、多少次做愛,還可以看幾個日出等等。

時常把「生命無常」掛在嘴巴,只是理性的認知。當死亡時鐘這麼清楚地預測我自己的死期時,才真的被喚醒。只剩下8年(62歲)這個預測帶給我的震撼,連我自己都被嚇到。因為心中期待的數字是80歲,活到80歲就滿意了(台灣女性平均壽命是84歲),但62歲真的感覺有點太早。

既然開啟了倒數的假設,就以剩下8年的生命來思考。Countdown to Zero App顯示出:12% 生命餘額 (就像手機電池顯示剩下12%的電力)

只有7次的生日?一向不喜歡慶祝生日的我,突然對錯失了那麼多慶生感到哀傷。

只有15次的旅遊?這數字來自一年兩次旅遊的假設。89次的性愛?寫這個App程式的肯定是個男人!

Intentional Living
活出屬於自己獨特的美好人生。

INTENTIONAL LIVING

當我思考這個議題,善用時間就變成最重要的功課。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又重看二十世紀初,回歸自然運動先驅聶爾寧夫婦( Scott and Helen Nearing)的紀錄片。他們倆主張與實踐自給自足的美好生活哲學 (The Good Life)對我影響很大。

我35歲就轉換跑道,摸索尋找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過去的每個經歷都是一個點,現在好像可以感受到這些點串連起來的能量及方向感。我已經走上屬於自己的人生旅途,這條路是我選擇的,既有意義又具挑戰性。剩餘的時間是如何擴大影響力,幫助更多人活出屬於他自己獨特的美好人生

在追求人生目標時,我們很容易掉入 「等到…才…」的陷阱。我們認為來日方長,等到退休、等到忙完這個項目、等到房子建好、等到財富自由才來享受美好生活。真正的功課是「等」的過程中如何創造更多美好生活。這反而變成更重要。

我是閒不下來的人,每天都很忙。但生命倒數讓我意識到,不要瞎忙,要有意識的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樣貌,忙也要忙在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第一想到的是感恩,更珍惜現有的每一天。第二是如何創造更多美好的記憶,這就不簡單,需要刻意去創造出來的。古話說「不見棺材不流淚」,這真的是一針見血。有位剛乳癌康復的朋友覺得我的這個倒數實驗很有意思,大部分人是得病了才思考剩餘的人生,但是這時候的身體狀態已經不容許他去完成很多心願。

生命倒數實驗,提醒我時間不多,要做什麼事趕緊排入行程,更不要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人事物。喜歡的人,就大方的讓他知道你欣賞他。能夠讓你成長的事,就不要遲疑馬上參與。

對我人生最直接的改變, 就是不要為生活小事而生氣或煩惱!昨晚跟朱先生說,我在考慮再多買一個 Apple TV,他說:「你只剩下8年的花錢時間,當然買!」突然發現,現在有很好的藉口,去做自己一直想做而還沒做的事,當然包括花錢在內。但是Scott Nearing的一句話:「Pay as you go」提醒我凡事要靠自己,花錢絕對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 這也是我一直堅持的生命哲學之一。

東西名人專欄| 陳郁敏的小小漣漪|生命倒數 Countdown to Zero

忙著活 Get busy living

東西名人專欄| 陳郁敏的小小漣漪

喜歡看電影的人一定看過“Shawshank Redemption”這部電影。原文片名直譯應該是“肖申克的救贖”,台灣翻成“刺激1995”。這部經典影片最近因25週年重返大螢幕。25年過去了,它的重要地位並沒有因為隨著時空改變而流逝。我已經看了至少三次,每一次看都很震撼及有新的領會。 這次認真的觀看後,發現每一段對白都是經典,觸動人心,也很符合正向心理學的幸福論述。

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電影,請馬上停止閱讀。先去看電影,這會是你投資最好的2小時22分鐘。

電影裡有幾段對話特別有意思,尤其是在目前全球新冠肺炎流行的時候。大家都希望這段混亂快點結束,讓我們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但是我認為我們錯失了“世界因新冠病毒而暫停”的良機,浪費了檢視自己的機會。人生有多少次可以按下“暫停”的機會?

忙著活,或是忙著死,這是你的選擇。

It com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我們每天都很忙。行事曆把時間填得滿滿的,一個接一個的約會,不停的開會。忙是個藉口,這一點大家心裡都知道。忙讓我們迴避面對自己,迴避人與人真心的溝通。社交隔離對很多人來說是充滿焦慮的時刻,因為不習慣和自己獨處,但是這段時間正好是開啟認識自己的旅程。

電影裡的主角Andy安迪說:「忙著活,或是忙著死,這是自己的選擇」。我相信「忙著死」的感覺很多人都經歷過。人生最重要的功課是「忙著活」。安迪在監獄裡不被監獄的體制打垮,努力讓自己feel normal(正常的自己)。 透過自己的專業找到發揮的空間,為獄友夥伴們爭取到在屋頂小酌的機會,設立圖書館,幫助一位不相信自己的年輕受刑人通過考試。

那我們的「忙著活」又應該是怎麼樣的呢?前提是要認識自己。我的專業是快樂教練(happier coach),我幫助客戶(通常是企業高階主管或老闆)整合生活和工作 (work and life integration)讓他們忙的有意義,有成就感,有幸福感。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讓自己快樂,如何定義幸福。我通常用PERMA(註1)這個正向心理學的概念幫助客戶思考他的人生。

  • 讓我生命充滿樂趣、喜悅和激情的是什麼?
  • 讓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是什麼?
  • 和生命中重要人物連結的質量如何?
  • 什麼能賦予你活著的目的與意義感的是什麼?
  • 讓你感受到成就感是做什麼事?

談到人際關係,新冠肺炎疫情前,大家通常都喜歡利用破碎時間看手機,甚至戴上耳機,眼看屏幕,跟周遭的人們完全隔離。現在真的實行社交隔離的時候,我們反而因爲少了人與人的社交而產生焦慮,其實這是改善人我關係最佳時刻。我每晚都會看美國紐約州長Andrew Cuomo的疫情新聞發佈會。他曾經如此分享他因社交隔離而有時間修補和女兒的關係:“老實說,在女兒被隔離的這段時間,我和她的溝通是有史以來最棒的對話。我們討論的深入度是過去從來沒有時間做到的,也沒有勇氣和力氣來面對我們的過去 – 我的感受,我犯的錯誤,我的遺憾等。” 這就是「忙著活」的對話。

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生最好的東西,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另一段打動我的劇情是安迪把自己反鎖在廣播室,違例給獄友播放莫扎特歌劇的唱片。這段歌劇象徵著安迪以及所有人對於自由和美好事物的追求,「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因為它的羽毛實在是太華麗了」,其實這不僅僅指安迪,還指人們對於美麗人生的希望。在這裡,放的音樂是什麼甚至都不重要了。

雷德:從未搞懂歌劇裡兩個義大利女人在唱什麼,也不想搞懂,只知道難以言傳的美,美得讓人心碎,歌聲直上雲端,超越失意囚徒的夢想,宛如小鳥飛進牢房,使石牆消失無蹤,就在這短暫的一刻,肖申克監獄的囚徒仿佛重獲自由。」

安迪:這就是音樂之美。這是他們沒辦法從你身上奪走的。你們沒有體會過嗎? 
雷德:我年輕時吹過口琴。現在沒興趣了。在這裡反正也沒意義。       
安迪:在這裡音樂才更有意義。你需要音樂你才不會忘記。 
雷德:忘記什麼? 
安迪:忘記這世上有些地方並不是石頭做的。忘記你心裡有一些東西是他們拿不走的,無法碰觸的。屬於你的東西。 
雷德:你在說什麼? 
安迪:希望。

這部電影真正在講的是人生的選擇。兩位獄友的處境是一樣的,都在監獄裡受無限徒刑,安迪保持追求自由的希望,希望感是別人拿不走的,無法碰觸的的東西。 他在獄裡「忙著活」,這一切都是為自己創造意義和成就感。安迪雖然無法改變制度,但他以實際行動(每週寫一封信跟政府爭取設立圖書館的資源)來改善監獄裡的環境。

雷德則接受現實,不敢奢求太多,因為希望愈大失望越大,他只求能在這世界安身立命。他認為希望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希望能讓一個人瘋狂。(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Hope can drive a man insane.)  這種人生觀在我們周遭都可發現,它讓我們生存下來,但不會活得精彩,也不會感受到生命的光芒和無限的創造力。 

最後一幕,雷德終於放下恐懼,選擇自己的人生旅途。

我發現自己的心情是如此興奮,甚至不能夠好好安靜地坐下來思考,我想只有自由人才會感受到這種踏上未知旅程的雀躍,我希望能順利渡過邊界。見到我的老友握他的手。我希望太平洋跟夢想中一樣藍。我希望。

最後我對希望觀有了新的理解。並非看到可能,才去希望,而是先希望,並從持續的行動中才看到更多可能。希望賦予了我們一種內心的自由,透過這種自由,我們從冰冷的制度中解放出來,看到制度以外的其他可能。這些可能,往往就是改變現狀的起點,推動我們行動,帶來改變。

當新冠肺炎疫情成為過去式,世界進入重啟的狀態,我希望我們大家都找到「忙著活」的方向。

註1:  賓州大學的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提出的幸福五元素,分別是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心投入Engagement、正向人際Relationships、生命意義Meaning以及成就感Accomplishment。

東西名人專欄| 陳郁敏的小小漣漪|忙著活 Get Busy Living